6月3日,在阜陽市太和縣雙浮鎮,安徽有機良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國家級蔬菜標準園”日光溫室內,員工在采摘彩椒。近年來,該市依托現代科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打造綜合性農業企業,高標準生產彩椒、西紅柿等精品蔬菜,除了供應當地市場,還遠銷北京、上海等地。
近年來,阜陽市以市場為導向,以規模經營為基礎,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截至目前,該市土地流轉面積404萬畝,占總耕地的46.9%,居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5765家,較年初增加830家,專業合作社成員達40.95萬人,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
阜陽市運用產業融合、產村一體、城鄉互動、企業化經營模式,創建現代農業經濟開發區,實施現代農業示范區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農業、農村、農民”一體化發展。目前,阜陽市已有初具雛形的現代農業經濟開發區8個,規劃用5年時間創建50個市級農業經濟開發區,覆蓋面積達50萬畝。
阜陽市高起點、高標準科學制定開發區發展規劃?,F代農業經濟開發區以鄉鎮行政區劃為單元,整村連片推進,形成一定規模。開發區內分核心區和輻射區,核心區面積5000畝以上,能夠有效輻射帶動區內現代農業發展。區內以企業經營為主,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規范運營,主導產業特色突出,主要依靠企業投資,規模在1000畝以上,設施農業面積500畝以上,農產品達到優質、安全標準。
該市廣泛應用先進農機裝備和農業信息技術,要求現代農業經濟開發區至少與1家省級科研、教學單位建立科技協作關系。同時,產業發展與村莊建設布局相互協調,把區內村莊建成美好鄉村。該市積極安排財政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現代農業經濟開發區建設,并積極整合涉農項目,加大對現代農業經濟開發區投入;用水、用地、用電、信貸、保險和稅收等相關扶持政策也向現代農業經濟開發區傾斜。各鄉鎮以現代農業經濟開發區為平臺,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吸收各類資本投資現代農業經濟開發區,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資機制。
來源:徽商網
編輯:熊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