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陰雨天氣剛一放晴,潁泉區的多多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文生便催促著工作人員抓緊回收周邊農戶的小麥秸稈。在別人眼里等同廢物的秸稈,在從事雙孢菇培育的多多利公司卻是寶貝。用李文生的話說,“一噸秸稈,在這里就相當于半噸蘑菇。”
2014年之前,李文生一直從事雙孢菇培育,逐步掌握了利用秸稈、雞糞混合發酵培育雙孢菇的技術??吹狡渲袕V闊前景的他準備大展身手,卻囿于缺乏足夠的原料而未能如愿。偶然的一次機會,李文生結識了當地養雞大戶薛利,得知薛利正在為雞場每天產生的大量雞糞得不到良好利用發愁,頓時喜出望外。“咱們這是農業大市,政府又在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秸稈不愁,要是能再把養雞場的雞糞結合利用起來,培育雙孢菇就不愁原料了,這是互利共贏的好事啊。”對于李文生的想法,薛利也非常支持,雙方一拍即合。
2014年12月,由李文生、薛利等人共同投資建設、業務范圍涵蓋食用菌栽培等內容的安徽多多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目前,公司已建成雙孢菇培育庫12間。
“將秸稈和含氮量高的雞糞混合發酵培育雙孢菇,實現了變廢為寶。”李文生向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公司每間雙孢菇培育庫每年可以產出雙孢菇5批,通過近 40噸秸稈和5噸雞糞的投入,每批雙孢菇產量可達15噸。按照每噸雙孢菇1萬元的正常行情計算,除去原料、人工、水電費等成本,每間雙孢菇庫每年能為公司帶來利潤30多萬元。“每批產生的廢料還可以結合秸稈、草木灰等,加工成有機肥,也能賣近3萬元。”
“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通過秸稈綜合利用種出的雙孢菇,市場需求很大,現在,我們的雙孢菇都不夠賣。”發現秸稈綜合利用“金礦”的李文生和薛利,早在今年4月份便開始秸稈收購事宜,還追加400多萬元投資,購進了8臺大型打捆機、2臺裝載機等,招募了56個人負責秸稈收儲。目前,公司已有秸稈打捆機 20臺,裝載機4臺。
李文生介紹,公司計劃今年再建設一批雙孢菇培育庫,擴大生產規模。同時,為了滿足生產需要,收儲秸稈兩萬噸,其中在潁泉區行流鎮、寧老莊鎮收儲1萬噸。除了用于雙孢菇培育,公司打算把剩余的秸稈做成有機肥,賣給當地種植大戶,進一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效益。
來源:阜陽日報
編輯:熊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