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執法行動成效如何
——直接降低居民消費成本、減輕企業負擔9005.76萬元
公用企業是指涉及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郵政、電訊、公共交通、殯葬等行業的經營者,向社會提供基礎公用產品或公共服務,其經營行為與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密切相關。據省工商局負責人朱斌介紹,近年來,我省公用企業在服務保障民生、利民惠民以及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做出積極貢獻,但鑒于行業的特點和性質,部分公用企業仍然存在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社會反映強烈,僅2015年以來,省工商局就接到相關投訴501件。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統一部署,今年4月起,省工商局在全省開展了集中整治公用企業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突出問題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整治供水、供電、供氣、公共交通、殯葬等5個行業限制交易、濫收費用、搭售、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等違法行為,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優化企業競爭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 “專項整治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共立案80件,已結案30件,罰沒款237.55萬元。 ”朱斌說。據初步統計,通過專項集中整治,直接降低居民消費成本、減輕企業負擔9005.76萬元。其中,敦促相關企業降低違約金標準、退還押金、取消不合理收費,直接降低居民消費成本2796.28萬元;督促有關行業取消或滾動使用預付款、保證金等費用,減輕企業負擔6209.48萬元。
哪些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最突出
——變相或強制收取費用,設置不合理條件指定經營
在專項行動中,各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對部分公用企業存在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進行了梳理。比如,供水企業在維護保養供水設施過程中,強制收取用戶更換水表及相關配件費用;強制向用戶收取最低用水費用;強制或變相強制向用戶收取基建用水水費保證金、管道清洗費;強制二次供水設備供應商招標入圍后繳納安全運行保證金;強制收取居民首次辦理供水IC卡押金;超標準收取用戶水費違約金;設置不合理條件指定經營。
“供電企業強制向工商業用戶收取電費押金(保證金)或預收費用且不滾動使用;指定對新建小區供配電系統設計和施工;對新建樓盤用戶辦理新裝用電業務時,強制用戶繳納用電預存費用。 ”朱斌說,燃氣企業強制用戶繳納押金或預付費用且不滾動使用;強制用戶購買安裝其指定的燃氣灶具、報警器和商業保險;強制收取高于政府定價的燃氣費用;強制收取燃氣IC卡開戶費和補卡費;超標準收取用戶氣費違約金。 此外,公共交通(城市通卡)企業發行公交IC卡時強制或變相強制用戶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強制搭售卡套、收取折舊費;收取明顯高于成本的IC卡押金、補卡費等。殯葬行業強制或變相強制用戶購買骨灰盒、花圈和喪服;設置不合理條件拒絕提供骨灰寄存服務;限定他人購買指定經營者商品及濫收費用。供熱企業強制收取用戶最低用氣費用;鹽業企業強制搭售指定商品;廣電行業強制用戶購買安裝其指定商品,設置不合理條件拒絕提供服務等。
市場監管部門是如何整治的
——修訂相關標準和做法,取消、降低和退還不合理費用
在集中整治期間,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強化行政指導,督促相關行業修訂收費標準,取消、降低、退還不合理費用。比如,供電企業修改居民供用電合同;供水企業將合同條款“逾期每日加收3‰違約金”修改為“加收1‰,但違約金累計金額最高不超過所欠水費的30%”;供氣企業將合同條款“逾期每日加收1‰違約金”修改為“萬分之三”。
據朱斌介紹,工商系統先后敦促供水、供電、供氣行業退還違規收取氣卡押金、廉租房用戶保證金、二次供水保證金279萬元,停止收取用戶預付款和保證金或轉為滾動使用1406.38萬元。 “部分公交企業積極自查自糾并主動整改,有的主動退還了高于成本收取的IC卡押金,有的將IC卡押金和補卡費降低與成本持平,有的取消了IC卡押金收費,直接降低居民消費成本558.16萬元。而個別地市殯葬業直接免除了運尸、火化、骨灰寄存等殯葬基本費用。 ” 據了解,為減輕企業負擔,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還通過依法查處、向相關部門建議等方式,敦促供水、供電、供氣行業向工商業用戶退還、沖抵違規收取的保證金、預付款等費用。據初步統計,目前退費已到位5770.45萬元,其中供水行業退還保證金210萬元,供電行業退還或滾動使用預收電費2055.21萬元,供氣行業退還、沖抵不滾動使用的預收氣款、押金、保證金等費用3505.24萬元。下一步水電氣行業還將繼續退費,減輕企業負擔439.03萬元。 “通過規范整治企業經營行為,解除其他企業進入相關領域壁壘,有力提升了市場主體活躍度,促進市場主體充分競爭、公平競爭、有序競爭。 ”朱斌說。
來源:安徽日報
編輯:熊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