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但這場嚴(疫)寒(情),著實讓不少企業“凍得夠嗆”。值得慶幸的是,春回大地時,留下來的一些人被賦予了更強的戰斗力。
坐擁全國4500多家門店,線上銷售額破億,遍布全國80多個城市,開創水果專營連鎖業態的百果園在疫情期間,仍然保持了湖北地區200多家店的正常營業。
臨危不亂的背后,是篤定近20年只做一件事。從非典到新冠,百果園如何識危見機?
商業的本質
疫情對商業的影響會持續多久?短期內或許有利害之分,而長期來看,只能算是歷史的一個“節點”。就像疫情某種程度上加速了新零售的發展,而不會改變它的發展趨勢。
為什么有的企業,總能走在趨勢前?有的企業不論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非常重要的一點:他們具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只有洞悉商業的本質、行業的本質、模式的本質、人性的本質,企業才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認識』是關乎一個企業發展高度的決定項。舉個例子:新冠肺炎爆發后,不同的集體意識導致了其他國家與我們國家形成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學習別人怎么做,是效果甚微的。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方式方法背后的規律,沿著這樣的視角去探索自己的發展之道。
百果園的哲學
百果園在業內率先推出“不好吃三無退貨”的服務承諾,即不好吃可無小票、無實物、無理由的信任退貨服務,開創了行業服務標準新高度。2016年,他們并購了北京一家水果連鎖企業“果多美”,當時果多美實行“不允許挑選”的門店政策,百果園在并購后卻并未做修改。
創始人余惠勇認為:水果經營只需遵循一個邏輯——一切為了顧客。百果園的“三無退貨”針對中端以上人群,主打服務;果多美的“禁止挑選”針對中低端人群,主打性價比,本質上并不沖突。
事實證明,果多美的確在『本質決策』中突飛猛進,截至去年突破了10個億的銷售。
圖源:Free stock photos
經過近20年的實踐,余惠勇總結出“人性永恒論”——又好又便宜是顧客永恒的追求。這種追求包含商品、服務(有形),感受、體驗(無形)。而消費者習慣的改變源于他們對“又好又便宜”的新解讀,這才是作為商家應該去把握的。
商家如何行動才能長治久安?古往今來,所有技術的進步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不外乎是提升品質+降低成本。
水果經營16字訣
早在創立百果園之前,余惠勇就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全世界都沒有水果專賣連鎖店?”幾番探索他研究出——連鎖所要求的標準化與水果這類商品相矛盾,因此余惠勇得出結論:誰能建立水果的標準,誰就能成功!
關于標準的這場研究,他進行了7年。最終,百果園將『好吃』視為檢驗水果的首要標準。在余惠勇看來,好吃的水果營養、安全、生態,對好吃水果的追求,不僅讓消費者滿意,還能讓這個世界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圖源:Free stock photos
自2003年起,百果園將大量精力投入到種植上,經過長期對種植的研究和積累,開發出了招牌果。在此基礎上,余惠勇又總結了水果經營16字訣:情感商品、計劃經濟、動態銷管、損耗比拼,在做好品質的同時把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同樣放在了首位。自此,百果園所有經營策略皆圍繞這一屬性展開,一路高歌猛進不斷創造歷史。
開店的價值
很多人疑惑:百果園這么多年為何堅持賣水果不賣菜?在余惠勇看來,水果和其他生鮮有本質區別:水果不需加工、低溫、直接入口的屬性決定它成為了生鮮商品,而其他食物只能算為生鮮食材。
創造不出差異,就創造不了品牌。因此,百果園堅守水果專賣至今。
圖源:百果園官網截圖
面對電商沖擊,不少從業者提出對門店的疑慮,而水果門店之所以生生不息,與其每一天都有陳列+面銷的價值有著直接的關系,除此之外,線下門店同樣成為了企業免費且帶流量的前置倉。
延伸閱讀>>>>>>
如何解決生鮮零售企業轉型線上的挑戰?
余惠勇:作為企業,必須做好變革和創新的準備。對于線下門店來說,轉型線上更多是需要信息系統和運營體系的重構。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搭建線上體系,我們都知道這需要強大的科學技術支撐。如果不是規模特別大的企業或者不具備強勁的實力,也可以選擇與一些專業的O2O平臺、服務型電商平臺合作??傊褪歉鶕约旱膶嶋H情況量力而行,積極擁抱線上業務。
本文根據百果園創始人、董事長余惠勇近期直播撰寫
感謝大咖分享